近日,2025年发展中国家港口航道建设技术培训班在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天科院)举行结业式。培训班为期11天,是天津国际航运博览会的同期活动。来自印尼、马来西亚、缅甸、越南、柬埔寨、加纳6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工程总监和高校师生等17人参加。
本次活动以港口与航道建设技术为主题,分享港口技术经验和研究成果。培训期间,全体代表还参加了天津国际航运展的开幕式,参观了鲁班工坊体验馆、天津港零碳码头和中交天津航道局等。天科院院长戴明新表示:“我们此次培训的内容涉及诸多港口建设的技术问题。这些技术已经在天津港、黄骅港、曹妃甸港等津冀港口应用多年,其技术先进性和工程适用性得到充分验证。我们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合作,推动海上互联互通和贸易便利化。”
市港航管理局分管负责同志表示,天津在港口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希望此次培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深化港口领域相关合作,市港航局将继续支持天科院开展更多交通领域国际交流,为扩大天津港航国际影响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据了解,在成立的50多年间,作为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天科院针对港口建设开展了大量科研创新工作,承担“一带一路”400多项工程研究,形成了100项核心技术,应用到全国200多个港口,为促进全球水运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