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和意义
建设交通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先行领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是新时代做好交通工作的总抓手。当前,天津市已基本建成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城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有力支撑,天津交通有责任、有能力在交通强国建设过程中贡献天津智慧和天津力量。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提高对交通强国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科学制定配套政策和配置公共资源,整体有序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工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天津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和市领导批示要求,紧密结合我市交通运输发展的客观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意见》。
二、总体目标
《实施意见》对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提出了分阶段目标。明确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市,基本形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放眼世界,海空两港强化全球链接,一流智慧绿色枢纽港口、国际航空物流中心支撑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融入区域,公铁两网,助力京津冀同城化发展。统筹城乡,普惠均等的公共交通服务,助力生态宜居、高品质现代化大都市建设。提出到本世纪中叶,设施、服务、技术、管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人民享有美好交通服务。
三、主要内容
为推动我市交通强国建设,聚焦关键领域,描绘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的交通强市蓝图,《实施意见》提出了8个方面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主要内容包括:
(一)港口枢纽志在万里、世界一流。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提出通过提升港口核心功能、提升航运服务能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枢纽港和全球配置资源能力突出的国际航运中心两项任务,主要包括推进港口功能转型升级、优化港口功能布局、提升港口基础设施能级、形成国际合作新平台、形成干支联动的东北亚国际集装箱转运新中心、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辐射能力的航运服务产业新集群、形成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七个方面。
(二)航空枢纽融入区域、链接洲际。主要包括升级机场基础设施,构建辐射京津冀的综合枢纽;提升航空服务品质,构建一流的航空服务体系;完善临空产业价值链,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三个方面。提出了打造区域枢纽机场、打造国际航空物流中心、打造空铁联运样板枢纽、打造城市经济发展新动力、打造现代化通用机场体系、提升机场航线全球覆盖水平、优化机场空域运行环境、构建全球货物供应链中枢、打造区域航空快件集散中心、形成天津航空特色品牌十项措施。
(三)铁路网络密接京冀、辐射三北。从提升快速客运铁路服务能力、扩大铁路货运辐射范围两方面着手,构建国家铁路客运枢纽,打造区域货运枢纽,推动铁路客货运发展。提出了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打造“四主多辅”客站新格局、打造枢纽经济新标杆、全面提升铁路网络连通度和腹地通达性、全面加强货运中转功能,全面提高货物铁路运输比例、全面强化城市服务功能共七项具体举措。
(四)公路网络内通外联、广泛覆盖。通过加速路网优化和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实现构建韧性网络,丰富公路使用场景两个方面助力公路高质量发展。建设津石、唐廊高速等一批区域大通道,提级改造津淄、津歧公路等一批省际接口路,进一步推进公路设施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进城乡客运融合发展,助力物流行业有序发展。
(五)城市交通快慢有序、富有活力。城市交通发展重点聚焦构建高效率的“活力快网”和多样化的“休闲慢网”,推进4、7号线等中心城区地铁放射线及Z1、Z2线等津滨连接线建设,推行“公交+轨道”换乘优惠,实现城市交通慢行出行环境和休闲健身体验进一步改善。
(六)交通科技智慧融合、创新引领。以创新技术应用,赋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为核心,持续推动前沿技术与交通运输行业有机融合,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推动交通大数据共享应用。
(七)绿色发展节约集约、低碳环保。加强空间资源节约利用,严格空间管控,严格落实生态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推进材料循环使用。强化节能减排,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清洁能源利用与绿色出行行动,引导行业低碳发展。
(八)治理体系科学规范、协同高效。从完善交通安全应急管理、全面提升行业治理能力、构建综合全面的人才体系、培育凝心聚力的交通文化四个方面加强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建设,明确了着力提高本质安全水平、着力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着力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培育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培育凝心聚力的交通文化,讲好天津交通故事等具体举措。
(九)保障措施。为保障有效实施,《实施意见》从组织领导、政策保障、实施管理、先行先试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