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创新成果展|打造“津”品 “津”彩纷呈
文章来源:市委统战部 更新时间:2025-04-16 14:21:16

近年来,我市各单位部门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结合自身职责推动统战工作,形成了一批实践创新成果,取得了显著成效。近期,“津门统战”将推出“实践创新成果展”专题,陆续刊发市级相关单位部门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敬请关注。

打造“津”品 “津”彩纷呈
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市民族宗教委

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56个民族在津沽大地上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1个民族乡、42个民族村面貌日新月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广泛深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更加巩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完善体制机制

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完善宣传教育机制。加强干部教育、国民教育,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课程体系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搞好社会宣传教育,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我在天津有个亲戚”等宣传教育活动。

健全理论研究体系。建立完善天津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基地、天津市民族工作智库、京津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高端智库。深入推进《中国民族文物图谱·天津市卷》和《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天津卷》编纂工作。

打造品牌活动

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打造文创设计大赛品牌活动。面向全国连续举办五届大学生民族文创设计大赛,吸引全国近百所高校万余名各族学生参赛,累计参赛作品1.2万余件。

打造校园文化体育活动平台。连续举办14届“感恩伟大祖国,增进民族团结”演讲比赛。全市学校深入开展“过好中华传统节日”、“校园记忆”中华传统体育游戏展演等特色活动。

打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项目。在民族地区来津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地区设置培训课堂,累计举办培训班160余期,培训人员超5300人次。

实施“三项计划”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以城市建设促空间互嵌,构建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互嵌式社会结构。以文化帮扶项目促文化互嵌,依托“春雨工程”、“文化润疆 津和融情”等项目,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支援合作促经济互嵌,深入开展“民营企业进边疆”、“万企兴万村”行动。以就业创业促社会互嵌,健全与民族地区之间的劳务输出机制和供需对接机制。以教育引导促心理互嵌,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深化开展结对认亲,积极调解纠纷矛盾,以真情润心灵,以团结聚心力,以交融促心同。

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以团结教育润心,组建“石榴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讲团,讲好身边民族团结故事。以家庭教育润情,持续开展天津妈妈与新疆娃认亲活动,让在津求学的各族孩子感受家的温暖。以文化教育润才,面向民族地区开展“组团式”支教,实施“全链条”教育援疆新模式。以实践教育润行,深入开展“足球小巴郎”、“各族青少年手拉手,我在天津过大年”等实践交流活动。

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以新模式新业态吸引,推动建设“和田优品”区域公共品牌、库尔班·吐鲁木文旅产业园等项目。以新线路新航路导引,推出“民族团结、红色之旅”等7条民族主题精品旅游线路。以新主体新平台牵引,组织企业赴民族地区参加青海文化旅游节、甘肃“一会一节”等活动,邀请甘肃各族群众来津参加运河桃花文化商贸旅游节。以新品牌新矩阵指引,持续优化“津和号”、“中华文化耀和田”等品牌项目,打造“石榴花”文化旅游节、“石榴林”全媒体矩阵。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