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邮箱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简体
繁体
微博
公众号
无障碍
长者模式
首页
政务公开
新闻动态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专题专栏
领导介绍
王志楠
党委书记、主任
王洪海
党委委员、一级巡视员,市港航管理...
刘彤斌
党委委员、副主任
路高峰
党委委员、驻委纪检监察组组长、二...
尹相君
党委委员、副主任
韩福前
党委委员、副主任
王东
副主任(兼),市邮政管理局局长、...
张永明
总工程师(副局级)
孙勤民
二级巡视员
机构职能和设置
政策法规
政策解读
政策文件
法律法规
交通
交通统计
安全监督与应急管理
财政
财政预决算
财政规费
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建设
其他政务
招考录用
规划信息
建议提案办理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主动公开事项目录
网站工作年报
重大行政决策
会议公开
法治政府建设
政务服务事项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实施天津市大件运输高效办成一件事...
2024-12-27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交通运输系统2024年营商...
2024-09-02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等九部门关于印发推进天津市城市公共交...
2024-07-01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下达2023年S245武静线(武清北辰界...
2023-07-03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2023年国省道专项养护工程施工图设...
2023-05-12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高速公路设施维护与运营...
2023-04-28
办事统计
市交通运输委2025年3月份办事统计
2025-04-03
市交通运输委2025年2月份办事统计
2025-03-13
市交通运输委2025年1月份办事统计
2025-02-11
市交通运输委2024年12月份办事统计
2025-01-14
市交通运输委2024年11月份办事统计
2024-12-12
市交通运输委2024年10月份办事统计
2024-11-13
资质证件查询平台
政民零距离
留言受理反馈情况
决策意见征集
历史意见征集
民族团结进步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题专栏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
>>
民族团结进步信息
>>
正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 学习读本(3)
文章来源:统战新语
更新时间:2025-03-03 17:03:0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
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推动各民族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10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式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新疆、广西考察时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都要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无论是出台法律法规还是政策措施,都要着眼于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是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着眼‘两个大局’,深刻总结国内外民族工作经验教训,深刻洞察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趋势,取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民族地区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到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这一意识,构建起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这一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这一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坚持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民族工作重要原则。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正确把握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充分认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创新。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是民族地区还是其他省市都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各地区各部门都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件大事,有形、有感、有效贯穿到民族工作全过程各领域,以更加扎实的工作成效,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