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中】关于对《天津市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建议的公告

公告

关于对《天津市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十四五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建议的公告

  

为指导天津交通运输行业做好十四五期间安全应急工作,推进天津交通运输安全应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委起草了《天津市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现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

一、征求意见建议时间

2022512日至2022610日,共30天。

二、公示方式

(一)网站公示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官方网站(http://jtys.tj.gov.cn/

(二)微信公众号公示

天津交通运输微信公众号。

三、意见建议提交方式

通过电子邮件提交。邮箱地址cuixinhao001@tj.gov.cn请在邮件标题标注天津市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十四五发展规划意见建议字样。

真诚期待您的宝贵建议和意见。

  

附件:天津市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

见稿)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2021511    

  (联系人:崔鑫浩;联系电话:24539371


草案正文






天津市交通运输安全应急

十四五”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2022年 月



序 言

交通运输是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抓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到最突出、最紧迫、最关键的位置,认真践行党的宗旨,坚守初心和使命,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调动广大交通参与者,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更务实的行动,将安全生产贯穿于交通运输生产经营全过程、全周期,坚决扛起维护安全稳定的重大政治责任,守住交通运输安全发展的生命线。

《天津市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十四五”发展规划》是在全面总结“十三五”时期全市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工作落实和发展情况以及深入分析“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发展环境和形势的基础上,依据《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十四五”规划》《天津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编制的,重点围绕道路运输、城市客运、港口水运、公路运营、公路水运工程建设等各领域,提出“十四五”时期全市交通运输安全应急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指导“十四五”时期本市交通运输安全应急领域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据。

目 录

一、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形势 - 2 -

(一)发展现状 - 2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 5 -

(三)面临的形势 - 6 -

二、“十四五”发展规划总体思路和目标 - 7 -

(一)总体思路 - 8 -

(二)基本原则 - 8 -

(三)发展目标 - 9 -

三、规划任务 - 10 -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本质安全能力 - 10 -

(二)加强法规制度建设,提升依法治理能力 - 11 -

(三)加强责任体系建设,提升履职尽责能力 - 11 -

(四)加强隐患排查治理,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 12 -

(五)加强重点领域治理,提升破解难题能力 - 14 -

(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 16 -

(七)加强安全科技建设,提升创新发展能力 - 17 -

(八)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安全宣教能力 - 18 -

四、重点项目 - 18 -

(一)交通运输行业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 - 18 -

(二)800公里以上道路客运班线安全风险评估 - 19 -

(三)港口危险货物作业集中区域安全风险评估 - 19 -

(四)综合交通运行协调和应急服务平台建设 - 20 -

五、保障措施 - 20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20 -

(二)强化政策支持 - 21 -

(三)加强跟踪评估 - 21 -


天津市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十四五”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我市交通行业安全应急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五年,尤其是天津港2015年“8.12”事故之后,痛定思痛,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交通运输部的指导支持下,天津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发展得到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装备手段更加先进,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安全监管水平明显提高,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建成适应天津市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需要的安全生产管理与应急体系。

1.扎实构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按照“三管三必须”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原则,全力确保安全责任有效落实。每年年初与37家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含消防),实现安全责任落实的全覆盖。制定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细则,明确安全责任,构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严把企业市场准入关,加强港口危化品存储等重点领域经营许可安全要件审批,做到“谁审批、谁负责,谁监管、谁落实”。

2.持续推进安全生产制度建设。按照“以制度促规范,以制度管长远”的原则,强化安全生产依法治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完成《天津市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天津市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责任规范》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强化天津市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安全生产法制引领作用。

3.科学构建安全生产“双控体系”。进一步深入开展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实施有效风险防控措施,完成31类风险管控对象的风险调研和评估报告。编写天津市交通运输行业“双控体系”建设指南,明确27个企业类别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体系建设标准。建成“双控体系”信息平台。“双控体系”有效帮助交通运输企业实现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纠,安全关口前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大大提高企业安全规范管理水平,为企业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4.广泛实施安全宣传培训。发动全行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编制《习近平总书记安全生产重要指示讲话汇编》,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交通运输安全应急领域落地生根。定期开展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全行业广泛收看《生命重于泰山》电视专题片,牢记血的教训,时刻警钟长鸣。常态化开展全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重点企业负责人和安全应急管理人员培训。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普法宣传、警示教育、应急演练、公益宣传等活动,宣传安全知识,传播安全文化,倡导安全理念,营造良好的安全应急工作氛围。

5.切实提升行业科技兴安水平。按照“总体规划、分布实施,数据管理、精准预警”的原则,积极研发应用一批先进安防技术。建成天津港口危险货物管理信息系统,完成危险货物集装箱进出口装卸作业审核1.9万余票;搭建天津市港口安全生产巡查审核信息服务系统,实现港口企业基础信息、安全监管及隐患治理信息、应急资源信息等数据在线管理。依托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系统和智慧车站建设,实现在线监测、智能报警、智能数据分析等功能。

6.持续加强应急管理与处置能力。坚持安全生产防患于未然,认真研究应急救援规律,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主办京津冀交通应急联动合作第三、四次联席会议,推动三地高速企业签署《高速公路应急联动合作协议》,实现三地全部毗邻区市交通部门签署《京津冀三地相邻区域交通应急保障联动合作协议书》,健全完善、快速便捷。开展行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备案工作,组织经常性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7.进一步提高设施运行监测能力。“十三五”期,规模以上客运、危险品运输和港口危化品罐区企业以及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和一级企业、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在役特大桥及长隧道全面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危桥改造率、三四类隧道处治率和公交车辆消防器材配置完好率达到3100%;高速公路重要节点运行实时监测覆盖率达到100%,普通国省道重要节点运行实时监测覆盖率达到9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三五”期间,天津市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法规制度逐步健全,人员素质显著提升,装备设施安全性能明显改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距离交通强国提出的“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安全生产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面临诸多新挑战:我市交通设施规模不断增长,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等不同运输方式不断融合发展,客货运量、通车通航里程、运输车船数量持续增加,公路、铁路、港口建筑施工安全监管领域长、多,交通运输企业“多、小、散、弱”特征突出,抗风险能力不强;受制于企业资金、环境等刚性约束,部分企业“重经营、轻安全”的思想依然存在,安全生产投入不足,风险较大;安全生产基层基础相对薄弱,仍有部分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尚未建立健全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已设立机构的部门还存在专职人员缺乏和职能发挥不到位等问题。同时,我市道路运输应急物资保障无专项资金支持,一直依托相关企业所属车队负责,近年来,随着企业业务调整,车型保障与应急运输需求不完全匹配;应急培训的系统性、层次性、专业性、实战性有待提高,预案和演练的纸面化、表面化、表演化现象仍然存在,部分应急演练过于重注形式,各级各类预案“上下一般粗”的现象还比较明显,与突发事件高度异质性不匹配;部分企业一线作业人员应急意识和先期处置技能不足。

(三)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转型期,也是国家机构改革完成后,全力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国家应急能力体系,推动形成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是党和政府对安全应急工作指明发展方向。党中央对安全应急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要求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分区分类加强安全监管执法,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坚决驯服“灰犀牛”问题,全面防范“黑天鹅”事件,把新发展阶段的风险挑战、矛盾问题等估计得更充分,把化解应对之策准备更周密,把安全发展贯穿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二是交通强国战略对交通运输安全应急提出更高要求。推进交通强国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交通运输的新使命。安全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交通强国建设的基本前提。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大力构建有效维护行业安全运行、有效支撑国家总体安全的安全发展体系和安全生产体系,建立交通运输有效支撑国家安全的工作体系,是实现交通强市的基本要求。

三是人民群众对安全应急工作提出更多期待。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出行更加注重安全、便捷、舒适,安全意识日益增强,社会舆论对安全事故的关注度逐步上升。特别受疫情影响,打造安全韧性城市,提高面对极端自然灾害和重大疫情下的安全应急管理和协调调度能力,确保行业平稳运行,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成为社会的期望。

四是新领域新业态对安全监管提出新挑战。网约车、共享汽车、网络货运、客车租赁等交通运输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给行业安全监管带来新的考验和挑战,行业在监管模式、人员素质、管理手段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对于加强和完善行业安全生产法治建设和制度标准建设都提出迫切需求。

五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交通运输安全应急提出新要求。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安全稳定是其基础保障,需要着力提升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更好地支撑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二、“十四五”发展规划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工作部署,紧扣天津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建设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等目标,坚持安全发展理念,重点推进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能力提升,创新安全生产与监管方式,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建设,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安全基础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对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党领导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好各级党政干部对安全应急的领导作用,为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凝聚力量、提供保障。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始终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源头防范。贯彻“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思想,将工作重心进一步向灾前预防转移,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成灾之前。

——坚持系统治理。坚持系统观念,树立综合减灾理念,强化全周期管理和多部门协同发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将安全应急工作贯穿规划、建设、运营、养护、管理各环节、全过程,全面提升事故灾害综合防范应对能力。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2025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事故总量持续下降,较大以上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交通运输行业治理体系基本建成,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安全责任明晰落实,安全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本质安全水平逐步提升,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事故隐患得到有效治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行业监管工作更加规范,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加强,交通强国安全基础明显筑牢。

2035年,实现交通运输安全监管能力显著增强,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安全水平大幅跃升,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体系全面建成,全面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天津交通强市建设、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2、具体目标

十四五”时期,为实现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发展总体目标,设置6个具体指标。

天津市“十四五”交通运输安全应急规划指标

序号

指标

预期指标

1

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危桥隧改造计划完成率

100%

2

高速公路重点路段视频监控覆盖率

100%

3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电子运单使用率

90%

4

交通运输重点领域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率

100%

5

两客一危”车辆智能视频监控报警技术应用率

90%

6

一般灾害情况下,受灾干线公路路段抢通平均时间

不超过

12小时

三、规划任务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本质安全能力

1.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完善现代化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基础设施资产管理体系,推进精品建造和精细管理,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推动桥梁隧道工程与智慧感知技术的深度交叉融合,开展隧道承载状态智能监测技术研究,提升桥梁隧道工程安全性和耐久性。加强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推动安全配套设施、重点目标防范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建设运营。

2.提升重点设施安全防护能力。实施防护设施不良公铁水并行交汇地段安全专项治理。以临水临崖、隐患路口路段、急弯陡坡、公跨铁立交桥、交通标志标线等为重点,加强农村公路、桥梁隧道隐患排查整治。完善桥梁防船舶碰撞设施。加强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配合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提高交通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加强重大风险源识别和全过程动态监测分析、预测预警。

3.提升运输装备安全性能。逐步完成老旧营运车辆改造升级工作,完善货车生产改装监管机制,杜绝非法改装货运车辆出厂上路。开展营运客运汽车安全监控及防护装置整治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城市公共汽电车驾驶区域安全隔离设施的配备应用,以及城市公共汽电车和“两客一危”车辆智能视频监控装置安装,从源头上提升营运车辆安全技术水平。

(二)加强法规制度建设,提升依法治理能力

1.完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完善道路运输、城市客运、水上交通、公路运营、公路水运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体系,结合上位法立、改、废情况,推动我市地方性法规规章制修订工作。建立安全生产制度动态完善机制,对实施超3年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制度执行效果实施后评估。对事故调查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中发现有漏洞、缺陷的有关法规制度,及时启动制修订工作。

2.完善安全生产标准规范。完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地方标准体系,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运输工具和装备设施、生产作业、养护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方面,结合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行业标准,构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标准规范体系。加强标准适应性、有效性研究,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实时动态调整。督促指导交通运输企业建立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和制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三)加强责任体系建设,提升履职尽责能力

1.健全完善责任考核机制。完善安全生产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和指标体系,强化履职检查和履职考核,推动建立安全生产绩效与履职评定、职务晋升等挂钩制度,严格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 按照“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的要求,尽快研究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安全生产责任追溯制度,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隐患的问责追责机制,依法严肃追究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人责任。

2.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覆盖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细化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等责任,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严格规范安全生产经费提取使用,加大安全投入,强化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教育和技术能力培训,着力补齐安全生产能力短板。推动企业建立健全风险辨识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完善企业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

3.建设安全生产信用体系。推进交通运输企业全面实施安全生产信用管理,与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对接,将信用评定结果作为行业差异化管理的重要依据。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信息库,建立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制度,完善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对存在严重失信的单位和个人采取公开曝光、联合惩戒等措施,促进交通运输生产经营单位及其关键岗位人员诚实守信、安全生产。

(四)加强隐患排查治理,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1.加强安全生产形势研判。根据季节、环境、区域、运输方式等特点,综合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和风险研判,及时收发预警信息,提高预警和决策能力。研究提出行业安全发展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和不利因素的针对性解决方案。进一步强化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月度调度,加强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指导。

2.深化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健全完善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四项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将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重大风险纳入同级人民政府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内容,建立重大风险基础信息、防控责任、监测监控、防范措施、应急处置5个清单,实现重大风险全过程动态科学管控。加强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安全生产重大风险联防联控,充分利用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强化预测预警预控和过程监管。

3.强化企业风险预防措施。督促企业建立完善安全风险研判机制,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全面构建预防控制体系。针对高危工艺、设备、物品、场所和岗位,建立分级管控制度,制定落实安全操作规程,完善各项防控措施。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现安全管理、操作行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的标准化。开展经常性应急演练和人员避险自救培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4.深化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完善隐患治理监督机制,严格按照隐患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到位”要求,严格实施重大隐患挂牌督办、整改销号,强力推动重大隐患清零,一般隐患“减增量、去存量”。指导督查企业制定安全隐患治理操作规程和工作手册,建立与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系统互联的信息平台,完善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制度,实现企业自查自改自报与行业实时监控的有机统一。

(五)加强重点领域治理,提升破解难题能力

1.港口营运及水路运输领域安全治理。深刻吸取“8·12”等重特大事故教训,强化行业监管、属地监管、综合监管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危险化学品“禁限控”管理,科学制定危险货物周转总量限定标准。开展港口危险货物作业集中区域安全风险评估,实施安全容量总量控制。强化港航、商务口岸、应急、属地及海关、海事等部门的监管协作和信息协同,保障进出口危险货物安全高效运行。

建设完善港口储罐、安全设施检测和日常管理制度,港口危险货物常压储罐强制检测制度,定期开展检测工作。推进港口危险货物企业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堆场、储罐全部安装使用安全监测监控装备。突出加强对港口客运、港口重大危险源行业监管,实现重大危险源100%在线监测监控。加强船舶检验机构和船舶检验质量的监督,努力提升船舶检验管理和船舶检验能力。

2.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领域安全治理。加强恶劣环境和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和安全生产管理,强化深基坑、高边坡、特长隧道和特大桥梁工程重点部位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严格执行公路水运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全面开展公路水运工程施工标准化达标活动,推动施工安全教育培训教材、安全防护设施标准化,培育一批公路水运工程示范项目,实行“平安工地”建设全覆盖。

3.公路设施领域安全治理。加强长大桥隧、长大陡坡等防灾监测、安全监测及防护系统建设。加强服务区、加油站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建立完善高速公路养护修复数据库,制定特殊病害、特大灾害紧急修复专项;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交通设施承灾体基础信息和数据普查,划分自然灾害承灾体风险区划。

严查超限超载违法,深化“百吨王”专项整治。深入推进治超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加强超限超载车辆及其处罚信息共享,切实落实“一超四罚”措施。建立源头治超信息监管系统,推动“四类企业”和“四类场站”安装出口称重设施并联网运行,加大货物装载源头监管力度。加快推进治超站称重设施联网,落实高速公路收费站入口称重和违法超限超载禁入。

4.道路运输领域安全治理。深入开展800公里以上道路客运班线安全风险评估,推动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省际道路客运班线依法有序退出市场。加强对长途客运车辆凌晨2~5时停止运行或接驳运输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农村客运超员超速、客货混装、非法营运等违规违法问题。加快淘汰报废57座以上大客车及卧铺客车。

加强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严禁未经许可擅自开展经营性运输,严格进京危险化学品运输管控。建立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全流程、全链条监督管理机制,规范“电子运单”的使用和行政处罚机制。开展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防撞报警系统相关标准贯彻实施,2022年底前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要全部强制安装远程提醒监控系统。加强常压液体危险货物罐车监督管理。

5.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治理。强化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检测养护、设备运行维修、行车组织、运行环境等各类风险管控,严防列车脱轨、列车冲突、桥隧结构坍塌、接触网塌网、信号系统重大故障等险性事件。建立线路周边安全保护区联合巡查机制,加强对保护区挖掘、爆破、地基加固、打井、钻探等的施工管理,严厉打击违规施工、私搭乱建、堆放易燃易爆危险品等危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行为。

(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1.完善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统筹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交通运输应急预案体系、应急指挥体系。深化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方面的交流合作,在京津冀协同基础上,逐步建立与其他周边省份和地区相关的多方参与、协调配合的综合交通紧急运输管理协调机制,加强物资装备统筹调配。

2.健全交通运输应急预案体系。制修订《天津市交通运输委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和公路、水路、道路运输、公路水运工程、城市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等预案。督促指导行业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针对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认真评估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切实增强预案的实战能力。

3.提升交通运输应急保障能力。加强交通应急抢通能力建设、紧急运输绿色通道建设,推进市级公路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建设,完善应急物资装备及人员运输车辆优先通行机制。加强与大型骨干企业应急物资装备紧急运输合作。严格应急值守制度,强化春运、两会、汛期、重大节假日等重点时段的应急值守,做好极端天气的预防、预警、防范和应急保障。

4.加强应急装备建设与信息化应用。提高专业化、智能化装备在应急运力储备库中的比例,积极推动专业应急运输装备发展。运用互联网+、北斗应用等技术,以“平战结合”方针开展应急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行协调和应急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与部级交通运输调度与应急指挥系统互联互通。

(七)加强安全科技建设,提升创新发展能力

1.加大安全科技应用推广力度。加强安全生产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引导交通运输企业技术升级、管理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科技与安全监管工作融合,强化数据资源的加工、管理、分析。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智慧化建管养运等技术研发与应用。开展交通运输安全科技创新案例征集活动。

2.加快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在道路运输、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地方铁路建设等高危领域强制实施,逐步实现交通运输行业企业全覆盖。以保险为纽带,运用社会资源和经济手段,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增强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和赔偿能力。积极推动保险公司等第三方参与安全协同治理的新机制。

(八)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安全宣教能力

1.促进社会安全文化建设。实施道路运输、公路水运工程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充实基层一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现场执法人员,保障基础安全监管执法力量。加强对行业企业安全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防护意识的宣传教育,加强社会安全文化建设。

2.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大力实施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提升工程,有计划、分步骤地完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机制。积极探索疫情常态化下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长效机制,构建以线上教育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模式。研究推进道路旅客运输和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职业化培训机制。

3.强化安全生产教训汲取。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举一反三汲取教训工作机制,选取公路水路行业典型事故,深刻剖析深层次原因,提出针对性对策措施和工作建议。经常性开展生产安全事故、重大事故隐患警示、通报、约谈、挂牌督办和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警示教育。

四、重点项目

(一)交通运输行业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

加强交通运输领域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建设,优化力量布局和队伍编成,加强指挥人员、技术人员、救援人员实操实训,提高队伍正规化管理和技战术水平。加强市级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开展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和灾区公路抢通工作;推进市级轨道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开展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建设市级道路运输保障队伍,开展人员和救灾物资的运输保障工作。

(二)800公里以上道路客运班线安全风险评估

贯彻落实《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省际道路客运班线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开展800公里以上道路客运班线安全风险评估工程,以加快道路客运转型升级为主线,重点强化长距离省际道路客运班线监督管理。综合考虑我市各运输方式服务网络布局、客运市场供求状况、普遍服务和方便群众等因素,按照量化标准、严格准入、综合评估的原则,制定800公里以上道路客运班线安全风险评估实施细则,明确评估指标、评估方法、评估程序等内容。通过组织专家评估、委托第三方评估等方式,严格做好800公里以上道路客运班线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切实强化长距离道路客运班线安全风险源头管控。

(三)港口危险货物作业集中区域安全风险评估

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及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危险化学品集中治理行动要求,对照交通运输部工作指南,组织专业机构对天津港南疆港区、大沽口港区、大港港区等6个港口危险货物作业集中区域开展新一轮次安全风险评估,通过区域定量风险计算,确定各集中区域安全风险现状,制定并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将安全风险水平控制在可接受程度,持续排查治理集中区域内安全隐患问题,消除重大隐患,确保港口危险货物集中区域内安全风险可控,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提高港口危险货物作业本质安全水平。

(四)综合交通运行协调和应急服务平台建设

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应急功能。强化安全生产措施和体系,完善综合交通以大数据为中心统筹服务功能,打造一体化服务和监管平台,安全监管在线协同。深化综合交通运输调度和应急指挥系统,完善智能协同应用,满足“看的见、听得到、能指挥”需求,实现“能推演、能联动”等功能,提升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

构建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应急联动服务平台。强化“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结合京津冀自然灾害和事故灾害特点,建立数据共享应急处置机制,对交通风险进行研判和预警。结合行业经验以及大数据分析,排查隐患治理信息,实现京津冀应急协同调度和信息数据共享,结合各自优势应对灾害措施。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到突出位置,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主体,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完成。各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紧密结合各地实际,合理安排规划任务,做好远近结合,分期实施,逐步推进,确保规划得到有效实施。做好与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的衔接,加强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协调,稳妥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二)强化政策支持

各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围绕规划目标、规划任务和重点项目,制定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的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落实资金保障,鼓励推动企业积极开展安全科技创新,着力破解影响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的重点难点问题。

(三)加强跟踪评估

做好规划跟踪督导,及时跟踪规划任务和重点项目建设进展,加强规划指标数据统计监测,定期开展规划评估分析工作,及时掌握规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调整规划任务和相关政策,增强规划可操作性。



背景介绍

    为指导天津交通运输行业做好“十四五”期间安全应急工作,推进我市交通运输安全应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照市交通运输委《关于印发天津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委起草了《天津市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天津市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十四五”发展规划》对标对表《“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十四五”规划》《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天津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等上位文件,重点围绕道路运输、城市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水上交通、公路运营、公路水运工程建设等各领域,提出“十四五”时期全市交通运输安全应急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指导“十四五”时期天津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据。


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

发表意见 退出登陆

姓名
联系电话
意见内容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