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政务网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简体| 繁体 无障碍 长者模式

名    称 :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 :
1112000030045280XK/2025-00111
发 布 机 构 :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发 文 字 号 :
津交发〔2025〕126号
主    题 :
交通\综合交通
成 文 日 期 :
发 文 日 期 :
有   效  性 :
有效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

加快建设统一开放交通运输市场的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级相关部门、各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有关工作要求,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将《天津市加快建设统一开放交通运输市场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5819




天津市加快建设统一开放交通运输市场

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有关工作要求,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推动交通运输跨区域统筹布局、跨方式一体衔接、跨领域协同发展,实现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提供坚实保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深化交通运输重点领域改革

(一)完善体制机制,夯实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基础

完善重点领域发展机制。完善交通强市建设工作协调机制。配合国家有关部门推动修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完善公路“津心养护”制度体系,深化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健全养护科学决策、设施运营监管、服务质量评价等基础制度。完善地方铁路监管机制,健全以天津市地方铁路建设管理办法、竣工验收管理办法、市域(郊)铁路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为重要内容的制度、规范、标准体系,推进铁路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完善海事监管机制和模式,构建全要素水上交通管理机制。推动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军地民空域管理协调机制,制定《天津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完善邮政行业与交通运输协同融合发展机制,统筹推动行业发展。完善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机制,加强轨道交通与公交“两网融合”。稳妥有序推进出租车行业改革。推动道路客运站转型发展。加强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推进旅客联程运输“一次购票、一次支付、一证(码)通行”和跨方式安检流程优化。

完善法规标准和统计监测体系。推动《天津港口条例(修改)》等立法工作。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出台交通运输地方标准体系,加强重点领域标准供给。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统计调查体系,加快公路桥梁、隧道、高边坡等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科学观测网建设,加强对公众出行、交通物流、交通碳排放等的动态监测。

(二)强化协同发展,深化跨区域跨领域深度融合

深化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完善区域交通协同组工作机制,推动跨区域规划衔接,重大项目统筹谋划、同步建设,重大政策协同实施。巩固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建设成效,优化体制机制“软联通”,持续谋划实施服务京津同城化促进出行便利化措施。发挥高铁枢纽带动作用,推进“站产城”融合发展。深化津冀港口业务合作、资源共享和集约利用,建设以天津港为核心、以河北港口为两翼的世界级港口群。深化京津冀机场差异化发展,提升天津滨海机场区域航空枢纽能级,打造国际航空物流中心。深化泛京津冀政务服务合作,强化区域法规标准衔接、执法协作、应急联动、信息共享。

深化港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做实天津市港口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1+6+N”工作机制,推动完善港口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产业带城市发展机制。建设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枢纽港口,加密海运网络,推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支持优势货类延链补链强链适港产业做大做强航运服务聚集区建设,完善国际邮轮母港功能,发挥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平台作用,提升航运业聚集度、影响力,打造我国北方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三)聚焦多式联运,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提高综合货物运输效能。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加快建设“一带、三轴、两廊”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打造国际枢纽海港、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和国际邮政快递枢纽,与北京共建国家铁路枢纽。调整优化运输结构,发展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加强设施衔接、运单互认、标准协同,支持铁路(高铁)快运、水水中转等运输组织模式发展推动危险货物等专业化运输发展,完善销地冷链物流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优化简化大件运输审批。严格公路基础设施关停关闭程序,保障大通道畅通。

(四)智慧安全绿色,驱动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健全智慧交通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建设“路港城协同”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通道及网络,实现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全域开放,实施自动驾驶、智能航运等先导应用试点,推进重点运载工具北斗规模应用。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构建“数据采集—治理—应用—增值”生态链。鼓励相关企业丰富和提升城市出行即服务(MaaS)平台服务。

健全绿色交通发展体制机制。按规定开展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用好“两新”政策,加快中重型货车、船舶等运输装备清洁能源替代。深入推进绿色货运配送发展,鼓励引导绿色出行。加强交能融合,合理规划公路沿线补能设施

健全交通运输安全发展体制机制。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重点领域安全监管、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等常态化机制加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推动实现重大隐患动态清零。提升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韧性水平和灾害风险抵御能力。压实铁路沿线安全整治方面的属地责任。

、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制度

)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贯彻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强对交通运输领域市场准入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的评估、排查、清理。建立健全道路运输、水路运输等领域市场退出机制,依法规范退出条件、标准和具体程序,强化安全运营、节能减排等要求。

)完善交通运输领域价格机制。配合国家和市有关部门推进铁路、公路、港口、民航等领域价格改革,加强对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管理。加强国际海运等重点领域价格监测分析,动态调整《天津港口岸进出口环节收费目录》。完善政府购买公共交通运输服务机制。出台相关规章制度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公平竞争审查,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破除区域壁垒和市场分割。清理和废除妨碍交通运输统一市场建设和公平竞争的各类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措施。动态发布不当干预统一开放交通运输市场建设的问题清单,推动及时整改。推动完善约谈制度,及时纠正交通运输市场建设中存在排除、限制竞争等问题的行为。

)依法平等对待各类经营主体。健全支持交通运输领域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制度,配合编制并落实《天津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确保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依法平等对待。持续推进“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建设,提升民营小微企业信贷和服务水平,促进政府性融资担保资源向民营小微企业倾斜。发挥营商环境监督员作用,多种形式收集营商环境问题和意见建议,丰富政企沟通渠道。

)深化交通运输领域国有企业改革。优化港口运营管理机制,以内部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合作为动力,提高天津港管理运营水平,探索与业内领军企业深化招商合作,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研究完善铁路、邮政等领域公益性服务目录清单、服务标准、补贴规则等

、优化交通运输市场要素资源配置

(十)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加强部门和地方工作协同,做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土空间等规划的衔接,做好交通运输重大项目的用地、用海、用能等资源要素保障。统筹推动各类交通基础设施之间、交通基础设施与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空间整合、共建共享。建设并应用天津市综合交通运输运行监测与指挥调度平台,实现与公安交管、应急、气象等部门的会商调度、快速协同。

(十)提升资金保障能力。落实相关财税政策,推动交通运输发展。深入落实天津市交通运输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完善政府投资支持公益性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长效机制,完善公路、水运建设养护管理、通用航空建设发展的财政投入机制。加大“两重”“两新”项目谋划储备力度。落实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实施《天津市关于投资规模大建设难度高收费公路认定标准的意见》。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鼓励社会资本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设立多式联运、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等产业投资基金。

(十)强化数据资源共享应用用好天津市交通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加强与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市信息资源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对接,完善数据共享、应用、开放的机制、标准规范、管理措施,深化数据资源综合开发和智能应用。完善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分类分级保护,健全异地容灾备份体系。完善交通运输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体系。

、完善交通运输市场监管机制

(十)健全交通运输市场监管规则。完善交通运输领域市场监管程序,加强市场监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依法公开监管标准和规则,推动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完善交通运输新业态监管制度和经营服务规范,促进出租汽车新老业态协同发展,加强共享单车服务质量评价与结果应用,实现规范有序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强化行业和企业自律。

(十)完善综合执法制度机制。实施提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加强执法队伍专业化建设,推进全员执法,打造标准化基层执法站所,全面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修订完善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平文明执法。强化执法监督,从严落实执法规范化长效机制,定期梳理汇总问题线索,开展常态化查纠整改。完善跨部门联合治超、科技治超机制,统一执法流程和标准,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高效衔接。

(十)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持续关注交通运输领域市场竞争状况,做好涉嫌垄断案件线索摸排、收集和分析研判,依法查处利用数据、算法、技术等手段排除限制竞争、侵害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垄断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打击交通运输领域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依法对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网络道路货运等平台经济领域开展跨部门协同监管和服务。

(十)提升交通运输市场监管能力。强化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加强各类监管方式衔接配合。加强对涉及交通运输领域行政许可事项操作规程的管理,及时做好审核、发布。完善电子证照标准体系,加强行业电子证照信息跨部门、跨区域共享和互认互信,推进交通运输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扩面增效。深化信用交通省信用交通区建设,推进“信用+”融合服务应用,建立健全交通运输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制度。

(十)维护消费者和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加强交通运输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强化消费投诉信息分析,动态研判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用好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ODR等多元化解机制,推动受理投诉量较大的交通运输领域经营主体纳入ODR机制,推动依法快速解决消费争议。改善交通运输领域从业环境和工作条件,规范企业经营和用工行为,依法保障货车、船舶、出租汽车、公交车等司乘人员和快递员等群体合法权益,建立货车司机12328接诉即办工作机制。

、加强组织实施

单位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担当作为、强化协同,结合实际抓好本实施方案落实,及时梳理总结、复制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市交通运输委要会同各有关部门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开展跟踪评估和工作指导,营造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良好社会氛围。


天津市加快建设统一开放交通运输市场的实施方案分工表

序号

专项

重点任务

主要内容

责任部门

完成时限

1

一、深化交通运输重点领域改革

(一)完善体制机制,夯实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基础

完善交通强市建设工作协调机制。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2

配合国家有关部门推动修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完善公路“津心养护”制度体系,深化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健全养护科学决策、设施运营监管、服务质量评价等基础制度。

市交通运输委

市财政局

市发展改革委

2026年取得标志性成果

3

完善地方铁路监管机制,健全以天津市地方铁路建设管理办法、竣工验收管理办法、市域(郊)铁路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为重要内容的制度、规范、标准体系,推进铁路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4

完善海事监管机制和模式,构建全要素水上交通管理机制。

天津海事局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5

推动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军地民空域管理协调机制,制定《天津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市发展改革委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6

完善邮政行业与交通运输协同融合发展机制,统筹推动行业发展。

市邮政管理局

持续推进

7

完善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机制,加强轨道交通与公交“两网融合”。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8

稳妥有序推进出租汽车行业改革。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9

推动道路客运站转型发展。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10

加强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推进旅客联程运输“一次购票、一次支付、一证(码)通行”和跨方式安检流程优化。

市交通运输委

铁路北京局集团天津办事处

天津滨海机场

持续推进

11

推动《天津港口条例(修改)》立法工作。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12

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市交通运输委

市司法局

持续推进

13

出台交通运输地方标准体系,加强重点领域标准供给。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14

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统计调查体系,加快公路桥梁、隧道、高边坡等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科学观测网建设,加强对公众出行、交通物流、交通碳排放等的动态监测。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15

(二)强化协同发展,深化跨区域跨领域深度融合

完善区域交通协同组工作机制,推动跨区域规划衔接,重大项目统筹谋划、同步建设,重大政策协同实施。

市交通运输委

市发展改革委

持续推进

16

巩固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建设成效,优化体制机制“软联通”,持续谋划实施服务京津同城化促进出行便利化措施。

市交通运输委

市发展改革委

持续推进

17

发挥高铁枢纽带动作用,推进“站产城”融合发展。

市发展改革委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18

深化津冀港口业务合作、资源共享和集约利用,建设以天津港为核心、以河北港口为两翼的世界级港口群。

市交通运输委

市发展改革委

天津港集团

持续推进

19

深化京津冀机场差异化发展,提升天津滨海机场区域航空枢纽能级,打造国际航空物流中心。

市交通运输委

市发展改革委

滨海新区人民政府

天津滨海机场

持续推进

20

深化泛京津冀政务服务合作,强化区域法规标准衔接、执法协作、应急联动、信息共享。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21

做实天津市港口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1+6+N工作机制,推动完善港口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产业带城市发展机制。

市交通运输委

市发展改革委

市商务局

市投促局

滨海新区人民政府

天津港集团

持续推进

22

建设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枢纽港口,加密海运网络,推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支持优势货类延链补链强链、适港产业做大做强航运服务聚集区建设,完善国际邮轮母港功能,发挥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平台作用,提升航运业聚集度、影响力,打造我国北方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市交通运输委

市发展改革委

铁路北京局集团天津办事处

天津港集团

持续推进

23

)聚焦多式联运,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加快建设“一带、三轴、两廊”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打造国际枢纽海港、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和国际邮政快递枢纽,与北京共建国家铁路枢纽。

市交通运输委

市邮政管理局

持续推进

24

调整优化运输结构,发展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加强设施衔接、运单互认、标准协同,支持铁路(高铁)快运、水水中转等运输组织模式发展。

市交通运输委

天津港集团

铁路北京局集团天津办事处

持续推进

25

推动危险货物等专业化运输发展,完善销地冷链物流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

市交通运输委

市发展改革委

市商务局

持续推进

26

优化简化大件运输审批。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27

严格公路基础设施关停关闭程序,保障大通道畅通。

市公安局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28

)智慧安全绿色,驱动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推进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建设“路港城协同”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通道及网络,实现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全域开放,实施自动驾驶、智能航运等先导应用试点,推进重点运载工具北斗规模应用。

市交通运输委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市公安局

天津港集团

持续推进

29

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构建“数据采集—治理—应用—增值”全生态链。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30

鼓励相关企业丰富和提升城市出行即服务(MaaS)平台服务。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31

按规定开展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

市交通运输委

市生态环境局

持续推进

32

用好“两新”政策,加快中重型货车、船舶等运输装备清洁能源替代。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33

深入推进绿色货运配送发展,鼓励引导绿色出行。

市交通运输委

市商务局

持续推进

34

加强交能融合,合理规划公路沿线补能设施

市交通运输委

市发展改革委

市城市管理委

持续推进

35

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重点领域安全监管、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等常态化机制,加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推动实现重大隐患动态清零。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36

提升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韧性水平和灾害风险抵御能力。

市交通运输委

各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持续推进

37

压实铁路沿线安全整治方面的属地责任。

天津市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整治联席会议机制各成员单位

持续推进

38

二、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制度

)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

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贯彻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市发展改革委

市交通运输委

市政务服务办

2025年取得标志性成果

39

加强对交通运输领域市场准入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的评估、排查、清理。

市市场监管委

市交通运输委

2025年取得标志性成果

40

建立健全道路运输、水路运输等领域市场退出机制,依法规范退出条件、标准和具体程序,强化安全运营、节能减排等要求。

市交通运输委

市市场监管委

2025年取得标志性成果

41

)完善交通运输领域价格机制

配合国家和市有关部门推进铁路、公路、港口、民航等领域价格改革,加强对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管理。

市交通运输委

市发展改革委

持续推进

42

加强国际海运等重点领域价格监测分析,动态调整《天津港口岸进出口环节收费目录》。

市发展改革委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43

完善政府购买公共交通运输服务机制。

市交通运输委

市财政局

持续推进

44

出台相关规章制度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公平竞争审查,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市市场监管委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45

)破除区域壁垒和市场分割

清理和废除妨碍交通运输统一市场建设和公平竞争的各类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措施。

市交通运输委

市司法局

持续推进

46

动态发布不当干预统一开放交通运输市场建设的问题清单,推动及时整改。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47

推动完善约谈制度,及时纠正交通运输市场建设中存在排除、限制竞争等问题的行为。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48

)依法平等对待各类经营主体

健全支持交通运输领域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制度,配合编制并落实《天津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确保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依法平等对待。

市发展改革委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49

持续推进“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建设,提升民营小微企业信贷和服务水平,促进政府性融资担保资源向民营小微企业倾斜。

市地方金融管理局

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

天津金融监管局

市财政局

持续推进

50

发挥营商环境监督员作用,多种形式收集营商环境问题和意见建议,丰富政企沟通渠道。

市政务服务办

市交通运输委

各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持续推进

51

)深化交通运输领域国有企业改革

优化港口运营管理机制,以内部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合作为动力,提高天津港管理运营水平,探索与业内领军企业深化招商合作,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市交通运输委

市国资委

天津港集团

持续推进

52

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研究完善铁路、邮政等领域公益性服务目录清单、服务标准、补贴规则等。

市邮政管理局

铁路北京局集团天津办事处

持续推进

53

三、优化交通运输市场要素资源配置

(十)优化资源要素配置

加强部门和地方工作协同,做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土空间等规划的衔接,做好交通运输重大项目的用地、用海、用能等资源要素保障。

市交通运输委

市规划资源局

各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持续推进

54

统筹推动各类交通基础设施之间、交通基础设施与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空间整合、共建共享。

市交通运输委

市发展改革委

市规划资源局

市通信管理局

持续推进

55

建设并应用天津市综合交通运输运行监测与指挥调度平台,实现与公安交管、应急、气象等部门的会商调度、快速协同。

市交通运输委

市公安局

市应急管理局

市气象局

持续推进

56

(十)提升资金保障能力

落实相关财税政策,推动交通运输发展。

市财政局

市税务局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57

深入落实天津市交通运输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完善政府投资支持公益性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长效机制,完善公路、水运建设养护管理、通用航空建设发展的财政投入机制。

市交通运输委

市发展改革委

市财政局

各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持续推进

58

加大“两重”“两新”项目谋划储备力度。

市交通运输委

市发展改革委

持续推进

59

落实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实施《天津市关于投资规模大建设难度高收费公路认定标准的意见》。

市交通运输委

市发展改革委

持续推进

60

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市发展改革委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61

鼓励社会资本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设立多式联运、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等产业投资基金。

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

天津证监局

持续推进

62

(十)强化数据资源共享应用

用好天津市交通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加强与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市信息资源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对接,完善数据共享、应用、开放的机制、标准规范、管理措施,深化数据资源综合开发和智能应用。

市交通运输委

市数据局

2027年取得标志性成果

63

完善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分类分级保护,健全异地容灾备份体系。

市交通运输委

市委网信办

市数据局

持续推进

64

完善交通运输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体系。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65

四、完善交通运输市场监管机制

(十)健全交通运输市场监管规则

完善交通运输领域市场监管程序,加强市场监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依法公开监管标准和规则,推动市场监管公平统一。

市市场监管委

市交通运输委

2027年取得标志性成果

66

完善交通运输新业态监管制度和经营服务规范,促进出租汽车新老业态协同发展,加强共享单车服务质量评价与结果应用,实现规范有序发展。

市交通运输委

2027年取得标志性成果

67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强化行业和企业自律。

市交通运输委

市工商联

市民政局

2027年取得标志性成果

68

(十)完善综合执法制度机制

实施提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加强执法队伍专业化建设,推进全员执法,打造标准化基层执法站所,全面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修订完善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平文明执法。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69

强化执法监督,从严落实执法规范化长效机制,定期梳理汇总问题线索,开展常态化查纠整改。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70

完善跨部门联合治超、科技治超机制,统一执法流程和标准,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市交通运输委

市公安局

持续推进

71

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高效衔接。

市交通运输委

市司法局

持续推进

72

(十)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

持续关注交通运输领域市场竞争状况,做好涉嫌垄断案件线索摸排、收集和分析研判,依法查处利用数据、算法、技术等手段排除限制竞争、侵害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垄断违法行为。

市市场监管委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73

依法严厉打击交通运输领域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

市市场监管委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74

依法对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网络道路货运等平台经济领域开展跨部门协同监管和服务。

市交通运输委

市公安局

市税务局

持续推进

75

(十)提升交通运输市场监管能力

强化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加强各类监管方式衔接配合。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76

加强对涉及交通运输领域行政许可事项操作规程的管理,及时做好审核、发布。

市政务服务办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77

完善电子证照标准体系,加强行业电子证照信息跨部门、跨区域共享和互认互信,推进交通运输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扩面增效。

市数据局

市政务服务办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78

深化信用交通省信用交通区建设,推进“信用+”融合服务应用,建立健全交通运输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制度。

市交通运输委

持续推进

79

(十)维护消费者和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加强交通运输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强化消费投诉信息分析,动态研判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

市交通运输委

市市场监管委

持续推进

80

用好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ODR等多元化解机制,推动受理投诉量较大的交通运输领域经营主体纳入ODR机制,推动依法快速解决消费争议。

市市场监管委

市交通运输委

2026年取得标志性成果

81

改善交通运输领域从业环境和工作条件,规范企业经营和用工行为,依法保障货车、船舶、出租汽车、公交车等司乘人员和快递员等群体合法权益,建立货车司机12328接诉即办工作机制。

市总工会

市人社局

市交通运输委

天津海事局

市邮政管理局

市国资委

持续推进



| 政策解读
| 相关政策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