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印发
绿色低碳发展暨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
攻坚战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有关部门、单位:
现将《市交通运输委绿色低碳发展暨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5年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2025年5月16日
市交通运输委绿色低碳发展暨持续深入打好
污染防治攻坚战2025年工作要点
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根据《天津市全面推进美丽天津建设暨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绿色低碳发展行动2025年重点任务清单》《天津市大气环境质量达标规划》等文件,结合我委工作实际,制定2025年工作要点。
一、运输装备低碳转型
(一)加快推动港口机械更新替代。扎实推进交通运输领域设备更新,鼓励港口经营企业新增、更换大型港口作业机械、集装箱水平运输设备等优先采购电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产品,到2025年底,港口新能源、清洁能源和国三标准排放水平及以上机械占比达到90%。港口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占比达到50%,其中天津港集团港口机械新能源化比例达到60%以上。
(二)持续推进港区短倒车辆新能源化。开展天津港区域清洁运输专项行动。6月底前,南疆、北疆港区干散货新能源车短倒运输车辆比例达到100%。2025年底,港区内部集装箱堆场到码头间新能源车短倒运输比例达到50%,港内新能源、清洁能源集卡占比达到60%,推动市域内港口集疏运车辆中新能源车占比达到20%。
(三)深入开展老旧营运货车淘汰更新。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中重型货车。加快国四排放标准营运货车淘汰,其中采用稀薄燃烧技术的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气货车累计淘汰300辆。研究制定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中重型柴油、燃气货车进入外环线以内限制性管理措施。
(四)加快打造公共领域运输装备电动化。打造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新增和更新的公交、出租、城市物流配送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其中累计新增和更新新能源公交车400辆、出租车(巡游、网约)10000辆、城市物流配送车(接入城配平台)600辆。推动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船舶,鼓励新增和更换的拖轮优先使用新能源、清洁能源。
二、优化客货运输结构
(一)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铁路专用线建设,发挥既有线路功能,天津港在新建集装箱、干散货作业区时,原则上同步规划建设进港铁路。新建及迁建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物流园区、工矿企业和储煤基地,原则上接入铁路专用线或管道。开展港铁物流铁路专用线二期前期工作。推动建设天津德屿物流码头工程。
(二)持续建设清洁运输体系。铁路货运量保持在11124万吨以上,水路货运量比2020年增长12%左右。具备铁路专用线的大宗货物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工矿企业,实现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比例达到90%左右。协调铁路部门,满足企业使用天津炼焦化工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需求,推动大宗物料“铁路+新能源车”集疏港。天津港煤炭全部使用清洁运输方式,焦炭、铁矿石等清洁运输(含新能源车)比例力争达到80%以上。大力发展零排放货运车队。推动绿色物流示范项目建设。
(三)加快推动海铁联运发展。加强班列协调组织,进一步促进路港协作,推动铁水联运提质增效,2025年,完成集装箱海铁联运151.5万标准箱。
(四)积极推广绿色出行。持续推动轨道交通骨架网络和公交场站建设,推进轨道公交两网融合、无缝接驳,新增优化公交线路50条,开通10条通学公交专线,填补新建地区公交空白,强化公交与地铁的接驳,完善郊区公交线路。推动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以上。
三、建设绿色基础设施
(一)加快提升充换电保障能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提升改造,重点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公共停车区域建设充电设施,不断织密充电服务网络,2025年高速服务区快充站覆盖率达到100%。加快重型货车充换电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加注(气)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有序推进公路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重点国省干道公路设施建设,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维持100%。
(三)积极推广岸电建设使用。协同推进船舶岸电设施和港口岸电设施建设,具备条件的船舶靠港岸电使用率保持100%。结合海河观光游船新能源化工作,支持海河游船公司同步调整配置充电设施。
四、深入推进污染防治
(一)加强工程监督管理。深入开展扬尘污染治理,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等施工扬尘防治标准,完善信息化监管手段。
(二)做好船舶污染防治。督促内河船舶严格执行《天津市水污染防治条例》有关规定要求,对所有辖区内船舶污染水体的防治实施监督管理。严格落实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合监管制度,强化执法检查,推动天津港各港区污水和垃圾应收尽收、应处尽处。
附件:2025年重要任务举措
附件
2025年重要任务举措
序号 |
重点任务 |
具体内容 |
市级责任部门 |
完成时间 |
委内分工 |
1 |
运输装备低碳转型 |
码头内部短倒车辆实现新能源替代。 |
天津港集团 市交通运输委 |
2025年6月 |
市港航局 |
2 |
6月底前,南疆、北疆港区干散货新能源车短倒运输车辆比例达到100%。 |
市交通运输委 天津港集团 |
2025年6月 |
市港航局 货运处 市道路发展中心 | |
3 |
港区内部集装箱堆场到码头间新能源车短倒运输比例达到50%,南港港区焦炭清洁运输比例达到55%。 |
市交通运输委 天津港集团 |
2025年12月 |
市港航局 货运处 市道路发展中心 | |
4 |
港口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占比达到50%,其中天津港集团港口机械新能源化比例达到60%以上。 |
市交通运输委 天津港集团 |
2025年12月 |
市港航局 | |
5 |
港内新能源、清洁能源集卡占比达到60%。 |
市交通运输委 天津港集团 |
2025年12月 |
市港航局 | |
6 |
推动市域内港口集疏运车辆中新能源车占比达到20%。 |
市交通运输委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市生态环境局 |
2025年12月 |
科技处 货运处 市港航局 市道路发展中心 | |
7 |
运输装备低碳转型 |
扎实推进交通运输领域设备更新,鼓励港口经营企业新增、更换大型港口作业机械、集装箱水平运输设备等优先采购电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产品,到2025年底,港口新能源、清洁能源和国三标准排放水平及以上机械占比达到90%。 |
市交通运输委 市发展改革委 天津港集团 |
2025年12月 |
市港航局 |
8 |
综合运用排放监管、强化管控等措施推动更新替代,2025年底,基本淘汰国一及以前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加快淘汰国二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允许具备改造条件的、残值较高的国二及以前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自愿更换满足国四及以上排放标准的发动机。 |
市生态环境局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市交通运输委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 市城市管理委 市水务局 市农业农村委 天津港集团 北京铁路局天津 办事处 |
2025年12月 |
建管处 设施处 铁建处 市港航局 市执法总队 市公路中心 市轨道中心 市养护中心 市建设中心 | |
9 |
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中重型货车。 |
市交通运输委 市生态环境局 市公安局 |
2025年12月 |
货运处 市道路发展中心 | |
10 |
研究制定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中重型柴油、燃气货车进入外环线以内限制性管理措施。 |
市交通运输委 市生态环境局 市公安局 |
2025年12月 |
货运处 科技处 市道路发展中心 | |
11 |
加快国四排放标准营运货车淘汰,其中采用稀薄燃烧技术的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气货车累计淘汰300辆。 |
市交通运输委 市生态环境局 市公安局 |
2025年12月 |
货运处 市道路发展中心 | |
12 |
运输装备低碳转型 |
以轻型柴油货车、老旧柴油车和遥测超标率较高的车型为重点开展路检路查,中心城区中和平区全年拦检不少1600辆次、其他区每区不少于4000辆次,环城四区每区不少于8500辆次,其他各区每区不少于1.24万辆次,全市总数不少于13万辆次。滨海新区在天津港地区开展燃气货车三元催化装置和车载诊断系统(OBD)专项检查。 |
市生态环境局 市公安局 市交通运输委 |
2025年12月 |
市执法总队 |
13 |
对物流园、工业园等集中停放地开展入户检查,重点检查轻型柴油货车、老旧柴油车和遥测超标率较高的车型。和平区全年抽检不少于200辆次,河东、河北、河西、南开、红桥区每区不少于400辆次,滨海新区不少于1200辆次,其他各区每区不少于1000辆次。 |
市生态环境局 市交通运输委 |
2025年12月 |
市执法总队 | |
14 |
新增和更新的公交、出租、城市物流配送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累计新增和更新新能源公交车400辆、出租车(巡游、网约)10000辆、城市物流配送车(接入城配平台)600辆。 |
市交通运输委 市商务局 市财政局 |
2025年12月 |
公交处 出租处 货运处 市道路发展中心 | |
15 |
推动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船舶,鼓励新增和更换的拖轮优先使用新能源、清洁能源。 |
市交通运输委 天津海事局 市生态环境局 天津港集团 |
持续推进 |
市港航局 | |
16 |
结合海河观光游船新能源化工作,支持海河游船公司同步调整配置充电设施。 |
市交通运输委 市国资委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2025年12月 |
市港航局 | |
17 |
运输装备低碳转型 |
强化对机动车排放性能维护(维修)站(M站)监督管理,优化M站申报审核流程。 |
市交通运输委 市生态环境局 |
持续推进 |
客运处 市道路发展中心 |
18 |
优化客货运输结构 |
开展港铁物流铁路专用线二期前期工作。 |
市交通运输委 |
持续推进 |
铁建处 市轨道中心 |
19 |
推动建设天津德屿物流码头工程(设计运输能力600万吨/年)。 |
市交通运输委 天津港集团 市规划资源局 天津海事局 |
2025年12月 |
运输处 市港航局 | |
20 |
优化客货运输结构 |
新建及迁建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物流园区、工矿企业和储煤基地,原则上接入铁路专用线或管道。 |
市交通运输委 市发展改革委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长期坚持 |
铁建处 市轨道中心 |
21 |
具备铁路专用线的大宗货物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工矿企业,实现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比例达到90%左右。 |
市交通运输委 |
2025年12月 |
运输处 | |
22 |
天津港煤炭全部使用清洁运输方式,焦炭、铁矿石等清洁运输(含新能源车)比例力争达到80%以上。 |
天津港集团 市交通运输委 北京铁路局天津 办事处 |
2025年12月 |
运输处 市港航局 | |
23 |
铁路货运量保持在11124万吨以上,水路货运量比2020年增长12%左右。 |
市交通运输委 |
2025年12月 |
运输处 市港航局 | |
24 |
优化客货运输结构 |
创建金隅振兴“铁路+新能源车”砂石骨料清洁运输示范项目,积极引导推动混凝土行业砂石骨料清洁运输比例达到40%。 |
市生态环境局 市交通运输委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 北京铁路局天津 办事处 |
2025年10月 |
运输处 货运处 市道路发展中心 |
25 |
创建“铁路+新能源车”砂石骨料清洁运输示范项目,协同打造北京陆港、空港至天津港的零排放运输通道,研究探索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场景。 |
市生态环境局 市公安局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市交通运输委 天津港集团 |
2025年12月 |
运输处 货运处 设施处 市公路中心 市道路发展中心 | |
26 |
探索建设唐山到本市砂石骨料新能源车运输场景 |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 市交通运输委 |
2025年12月 |
货运处 设施处 市公路中心 市道路发展中心 | |
27 |
协调铁路部门,满足企业使用天津炼焦化工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需求,推动大宗物料“铁路+新能源车”集疏港。 |
市交通运输委 市生态环境局 北京铁路局天津 办事处 |
2025年10月 |
运输处 | |
28 |
加强班列协调组织,进一步促进路港协作,推动铁水联运提质增效。完成集装箱海铁联运151.5万标准箱。 |
市交通运输委 天津港集团 北京铁路局天津 办事处 |
持续推进 |
运输处 | |
29 |
优化客货运输结构 |
重点推动外环线以内和滨海新区核心区建设工程环保标准化工地建设,其中,政府投资项目、国有企业项目、保障类工程项目全部达到标准化要求,使用新能源混凝土搅拌车、建筑垃圾运输车。 |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 市生态环境局 市城市管理委 市水务局 市交通运输委 |
2025年6月 |
建管处 设施处 铁建处 市港航局 市执法总队 市公路中心 市轨道中心 市养护中心 市建设中心 |
30 |
钢铁企业达到环境绩效A级水平,大宗物料和产品清洁运输比例达到90%。推动垃圾发电企业达到环境绩效A级水平,脱硫石膏、炉渣等副产物料全部使用纯电动、燃料电池车辆运输。 |
市生态环境局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市交通运输委 |
2025年10月 |
货运处 运输处 市道路发展中心 | |
31 |
火电企业煤炭运输全部采用清洁运输方式运输,其他物料以及炉渣、脱硫石膏、除尘灰、纸渣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公路运输使用纯电动、燃料电池重型载货车辆比例不低于80%,推动企业达到环境绩效A级水平。 |
市生态环境局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市交通运输委 |
持续推进 |
货运处 运输处 市道路发展中心 | |
32 |
推动混凝土企业达到绩效引领水平,新能源混凝土搅拌车比例达到80%;逐步推动混凝土原材料采用清洁运输方式。推动平板玻璃企业达到绩效引领水平,清洁运输比例达到20%。推动塑料制品企业达到绩效引领水平,清洁运输比例达到30%。 |
市生态环境局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市交通运输委 |
2025年12月 |
货运处 市道路发展中心 | |
33 |
优化客货运输结构 |
大力发展零排放货运车队。推动绿色物流示范项目建设。 |
市交通运输委 市发展改革委 市生态环境局 |
2025年12月 |
货运处 运输处 市道路发展中心 |
34 |
持续推动轨道交通骨架网络和公交场站建设,推进轨道公交两网融合、无缝接驳,新增优化公交线路50条,开通10条通学公交专线,填补新建地区公交空白,强化公交与地铁的接驳,完善郊区公交线路。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以上。 |
市交通运输委 |
2025年12月 |
公交处 轨道处 市轨道中心 市道路发展中心 | |
35 |
建设绿色基础设施 |
高速服务区快充站覆盖率达到100%。 |
市交通运输委 |
2025年12月 |
设施处 市公路中心 |
36 |
加快重型货车充换电设施建设,重点布局主要国省干道、高速公路和货运集中区,年底前全市重型车辆充(换)电基础设施达到763根,有序推进快充站建设。 |
市发展改革委 市规划资源局 市交通运输委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2025年12月 |
设施处 市公路中心 | |
37 |
全力优化交通组织,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加强车辆拥堵路段交通疏导,减少车辆怠速排放。加快推进重点国省干道公路设施建设。 |
市公安局 市交通运输委 |
持续推进 |
建管处 设施处 市执法总队 市公路中心 市养护中心 市建设中心 | |
38 |
建设绿色基础设施 |
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提升改造,重点在居民小区、物流园、产业园、工业园、大型商业购物中心、农贸批发市场等物流集散地、高速公路服务区、国省干线公路沿线、交通枢纽等公共停车区域建设充电设施,不断织密充电服务网络。有序推进加注(气)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
市交通运输委 |
持续推进 |
设施处 市公路中心 |
39 |
协同推进船舶岸电设施和港口岸电设施建设,具备条件的船舶靠港岸电使用率保持100%。 |
市交通运输委 天津海事局 滨海新区人民政府 天津港集团 |
持续推进 |
市港航局 | |
40 |
建设车桩(站)相随、换充相济、智能高效的充换电设施体系。建设光(风)储充一体化充换电站示范工程。强化港口区域内电力供应保障,完善港口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
市发展改革委 市交通运输委 各区人民政府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天津港集团 |
持续推进 |
设施处 市港航局 市公路中心 | |
41 |
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维持100%。 |
市交通运输委 |
持续推进 |
建管处 设施处 市公路中心 | |
42 |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 |
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中,全面推广使用低VOCs含量涂料和胶粘剂。 |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 市交通运输委 市城市管理委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持续推进 |
建管处 设施处 市执法总队 市公路中心 市养护中心 市建设中心 |
43 |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 |
除特殊功能要求外的室内地坪施工、室外构筑物防护和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基本使用低(无)VOCs含量涂料。 |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 市交通运输委 市城市管理委 市公安交管局 |
持续推进 |
建管处 设施处 市执法总队 市公路中心 市养护中心 市建设中心 |
44 |
制定实施《船舶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 |
天津海事局 市交通运输委 市生态环境局 |
2025年12月 |
市港航局 | |
45 |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 |
加强油品进口、生产、仓储、销售、运输、使用全环节监管,全面清理整顿自建油罐、流动加油车(船)和黑加油站点,坚决打击将非标油品作为发动机燃料销售等行为。 |
市商务局 市生态环境局 市公安局 市城市管理委 市市场监管委 市交通运输委 市应急局 国家税务总局 天津市税务局 |
长期坚持 |
市交通执法总队 |
46 |
督促内河船舶严格执行《天津市水污染防治条例》有关规定要求,对所有辖区内船舶污染水体的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
市交通运输委 |
持续推进 |
市港航局 市交通执法总队 | |
47 |
严格落实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合监管制度,强化执法检查,推动天津港各港区以及渔港污水和垃圾应收尽收、应处尽处。 |
市交通运输委 市农业农村委 天津海事局 市城市管理委 市水务局 市生态环境局 |
2025年12月 |
市港航局 | |
48 |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 |
打好能耗双控收官战。压实各区政府、行业部门、重点企业节能目标责任,紧盯目标完成进度,定期开展形势分析。分领域分行业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效诊断,深入挖掘节能潜力,鼓励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加强节能宣传培训,组织好2025年节能宣传周活动,对各区发展改革委、重点用能单位、节能服务机构开展节能专业培训,提高节能管理和服务能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
市发展改革委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 市交通运输委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
持续推进 |
科技处 |
49 |
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等施工扬尘防治标准,完善信息化监管手段。 |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 市交通运输委 市城市管理委 市水务局 市生态环境局 各区人民政府 |
持续开展 |
建管处 设施处 铁建处 市港航局 市交通执法总队 市公路中心 市养护中心 市轨道中心 市建设中心 | |
50 |
结合村庄清洁行动,全面清理区域内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乡村公路、农村水体沿岸的生活垃圾、废弃物和堆物,确保环境整洁。 |
市农业农村委 市城市管理委 市交通运输委 市水务局 |
持续推进 |
设施处 市公路中心 市养护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