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
交通运输委员会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市港航局、市交通运输执法总队、委属各单位,委机关各处室:
现将《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2025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贯彻,结合实际抓好落实,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2025年1月28日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2025年工作要点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的重要一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市“两会”和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部署,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以全面深化交通领域改革开放为动力,以落实港产城融合发展等“十项行动”为主攻方向,锚定交通强市目标,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一、以更大力度稳投资扩需求
1.实现公路水路运输较好增长。水路货物周转量预计同比增长8%,公路货物周转量预计保持正增长,力争分别增长12%、4%。发挥大区大企业作用,新增水路货物运输运力50万载重吨,做优公路货运存量、做大增量。
2.保持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建设34个重大项目,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4亿元(含津潍高铁40亿元),力争达到180亿元。铁路方面,京滨铁路(北辰-滨海新区)、津潍铁路基本完成桥梁下部结构工程,推动黄万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前期工作。公路方面,建设兴港高速,实施京津塘高速(天津段)、津沧高速(静王路收费站—九宣闸)改扩建工程,争取提高G95唐廊高速公路中央资金补助标准,具备开工条件,开展津石高速中段改扩建、滨唐高速新建项目前期工作。建成G104穿东淀蓄滞洪区段路改桥工程等6个项目,津歧、汉南、团大公路等主体施工,宝武、津汉公路退出“红牌”警示。港口方面,推动中石化南港乙烯外购轻烃原料配套项目码头等3个项目主体完工,加快大港港区10万吨级航道提升等2个项目建设,新开工新港航道拓宽浚深工程等9个项目。
3.扩大项目储备。围绕“两重”拓展领域、“两新”政策扩围,扩大项目储备。积极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推进航道建设等项目申请中央资金,加强公路、航道等养护资金保障。增投2.5万个个人普通车摇号指标。
二、以更大力度推动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
1.服务货物货主,强化陆海联动。拓展与航运头部企业航线合作、与国际航线富集港口业务合作,拓展与腹地产业适配的内外贸航线,集装箱航线达到148条。精准服务北京、雄安新区和北方重镇,配合建设中欧(亚)班列集结中心,畅通中蒙俄国际运输通道,推动辐射腹地向中亚拓展,更好服务和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达到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400万标准箱,铁水联运、中欧(亚)班列运量保持沿海港口前列。
2.推动货物增值,延链补链强链。推动港产城专班各成员单位,积极做强海工装备、石油化工等优势产业,拓展船舶服务、货物加工、商品交易等增值产业,完善仓储、加工、保税、金融等功能。用好天津航运金融指数,推动开展大宗货物动态质押监管业务。
3.强化龙头带动,壮大港口经济。形成“三级联动”招商工作格局。推动国能集团航运板块全面落地天津、中远海运组建北方总部、玉湖集团冷链项目开工。落实与相关央企、民企议定事项。探索培育本地航运、贸易企业。
4.做强港口支撑,增强要素保障。推动天津港向航运服务智慧化转变,以“津港通”为数字产业化有效载体,实现数字化增值。推动零碳码头、低碳港区建设,铁矿石、煤炭、焦炭等大宗货类清洁运输比例力争达到80%,开展绿色航运走廊国际合作。推动天津港向综合型港航物流营运商转变,深化“一港六区”整合、非经营性资产移交、存量资产盘活等工作。
5.深化港城融合,提升国际影响力。航运集聚区新落户航运服务业相关企业100家以上。国际邮轮母港接待邮轮100艘次、旅客30万人次以上。高水平办好第三届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稳固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指数排名。
三、以更大力度释放京津冀交通“软联通”效能
1.挖掘城际高铁潜力。在北京南站站内空间扩容基础上,逐步增加京津城际重联动车组数量和开行对数。协调北京加快建设通州副中心站,为京滨、京唐城际运能提升提供便利条件。谋划推动通武廊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铁路车站进出站单向旋转门全部改为平开门或轿厢式单向门,安装西站站房遮阳帘。
2.扩大毗邻区出行供给。适时调整优化定制快巴线路、站点、班次,稳步拓展覆盖面。以天津至北京环球影城旅游省际专线为试点,推动旅游包车向跨省旅游班线转变。协调推动高速公路综检站优化工作,提升通行效率。
3.强化海空枢纽联动。深化津冀港口业务合作、资源共享和集约利用,推进“三地四机场”空域统筹、航线互补和错位发展,加快建设天津西站大兴机场城市航站楼。
4.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召开区域交通一体化统筹协调小组第10次联席会议。进一步健全跨省运输服务对接、执法与应急联勤联动、信息共享等机制,谋划举办第一届京津冀智慧交通创新大赛。
5.争取资源要素支持。加快天津港总体规划审批。争取更多中央资金支持。市场化机制引进北京资源在津落地新增投资180亿元。
四、以更大力度提升服务品质
1.做好各类大活动交通保障。改造提升重点场站设施。实施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以京津城际沿线为重点,实施铁路用地范围内外综合提升项目,铁路沿线两侧500米范围内影响铁路安全的各类隐患动态清零。
2.持续提升轨道交通客流。做好地铁4号线北段、7号线一期南段开通运营准备。新增6个出入口,完善6座车站周边配套道路。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新增3座特色岗站、7个特色主题车站,推出各类个性化“微举措”。做强“地铁+”经济。
3.推进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改造提升8条、新建1条公交专用道、优化20处路口,提升公交候车亭、站杆站牌,设置实时到站查询二维码。开通60条以上定制公交,开行重点景区旅游公交示范线路。推动公交运营补贴及时到位。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治理和重点场站综合治理,加强网约车平台源头执法监管。科学优化共享单车总量,规范停车管理。
4.打造公路“津心养护”品牌。构建覆盖养护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现代化管理框架,实施37项国省道养护工程,打造一批示范路。开展公路交通事故路段整治和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专项行动。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5个超充站、5个司机之家,实现“车货无忧”公众责任险承保范围全覆盖。打造通武线马伸桥“津彩驿站”。严管严控严打“双百”货车违法行为。
5.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持续开展乡村公路提档升级三年专项行动,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建制村通双车道比例76%,农村公路双车道比例35%。完成3个区灾毁农村公路恢复重建。开展农村公路“一路一档”试点,推广“路长制”智慧管理。推广农村客货邮适配车型,新建、提升4个农村客货邮综合服务站点,打造12条乡村旅游精品线。加大以工代赈推广力度。
6.着力恢复机场客货运输。推动开通至东京客货航线,推动国航上海—法兰克福航线增加经停天津,新开加密国内航线航班,提升顺丰航空进口转关量,打造“干支通、全网联”航线网络。与国家民航局成立专班,研究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建设举措。天津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14万吨。
7.高质量实施民心工程。提升改造农村公路310公里,维修改造6座桥梁、2座地道。新增优化公交线路50条,开通通学公交10条,更新新能源公交车400部。完成津滨轻轨老旧信号系统更新改造,最短行车间隔从4.5分钟缩短至3分钟。整治提升机场大道、天津大道路域环境,打造京沪高速公路王庆坨标杆服务区,优化4处公路拥堵路口。
五、以更大力度推动创新发展
1.加强规划研究与试点带动。完成综合交通运输“十五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制定2025—2027年滚动项目库。修编省级公路网规划。开展交通强市评价指标动态分析。完成4项交通强国试点验收,加快7项试点实施,谋划更多试点。
2.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揭榜挂帅,争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研究,力争与天开园签订合作协议,促进优秀成果有效转化和推广。落实交通运输标准管理创新三年行动,制定发布天津市交通运输地方标准体系,谋划京津冀区域标准体系,开展30项标准编制,废止一批落后标准规范。
3.强化智慧赋能。深入实施“数据要素×交通运输”,积极参与国家AI赋能交通“十百千”创新工程,争取“路港城”协同示范网络数字化转型升级纳入交通运输部试点,积极参与公路重大灾害智能管理处置技术等试点。深入开展数据授权运营试点,推动物联网金融落地,推进重点营运车辆北斗规模替代应用,实现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全域开放,建设公交行业智能化监管平台,拓展高度自动驾驶公交应用。坚定不移守牢网络与数据安全防线。
4.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推动美丽天津交通领域建设,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加强资源集约节约和综合循环利用,推进运输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更新,推动高速公路沿线补能设施建设。
六、以更大力度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1.深化交通法治建设。推动完成《天津港口条例》修订,动态调整权责清单,配合做好自动驾驶等立法实践。修订完善执法事项目录,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健全“四基四化”工作体系,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深化落实智慧执法、柔性执法举措。优化创新普法宣传教育。
2.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落实落细《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新一轮措施,推动小客车窗口进驻政务大厅综窗工作,大件运输高效办成“一件事”实施工作力争走在全国第一方阵,试点大件运输“信用+承诺”、许可装车后“零等待”起运新模式,探索“两客一危”车辆业务办理智能化发展,优化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实现信用交通区创建全覆盖。
3.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研究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低空投资平台公司建设。实施推动道路货运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网络货运平台企业发展壮大。研究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可行路径,探索巡游出租汽车“一车双价”模式,加强网约车平台监管,推动地方性法规修订。加快汽车客运站转型。推动小微型客车租赁行业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发展。强化机动车维修行业管理,推动驾培行业经营管理制度改革。深化国防交通体制改革,健全军地对接机制。做好存量资产盘活工作。做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
七、以更大力度守护行业安全稳定
1.全链条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健全“责任闭环、将卒同体、问题导向、效果为王”工作机制,完善“平战结合”工作模式,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启动“两客一危”车辆动态监控等专项整治行动,完成重点普货企业清理整治,推动重点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深化安全应急工作四个体系建设,实施高速公路监测预警能力专项提升行动。全面落实重大节假日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三十条硬措施。做好防汛、除雪等防灾减灾和行业消防工作。开展产业对接,塑造安全文化品牌。
2.维护行业和谐稳定。开展行业稳定专项治理。规范新业态经营行为,保护司机合法权益,建立货车司机12328接诉即办机制。
八、以更大力度强化全面从严治党
1.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模范机关建设。严格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化巡视整改,对委属单位开展常规巡察。
2.提高基层党建质量。切实加强党建引领,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系统化谋划、工程化推进、项目化实施,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着力解决中梗阻和水流不到头的问题,推进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组织开展“一家一策”“一家一特色”党建品牌创建。围绕强党建、转作风、优服务,集中组织开展大讨论。加强道路运输行业党委建设。
3.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赋能。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以工程建设、行政执法、审批许可等领域为重点,加强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找准抓手,推进风腐同查同治、一案双查,一体推进“三不腐”。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审计、财会、干部、行政等监督有机贯通。
4.坚持鲜明用人导向。坚持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一手抓选拔任用一手抓从严管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抓干部队伍素质提升,抓历史遗留问题破解,抓“接棒人”培养管理。加强行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做好群团、统战、离退休干部和工会工作。
5.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预期引导,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正面宣传,努力走在全市和省级交通运输部门第一方阵。加强舆情监测、处置能力建设。培育行业先进人物、团队、品牌,做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弘扬新时代交通精神,增强全行业干事创业凝聚力。